Skip to content
Projects
Groups
Snippets
Help
Loading...
Help
Submit feedback
Sign in / Register
Toggle navigation
C
cmscenter
Project
Project
Details
Activity
Releases
Cycle Analytics
Repository
Repository
Files
Commits
Branches
Tags
Contributors
Graph
Compare
Charts
Issues
0
Issues
0
List
Board
Labels
Milestones
Merge Requests
0
Merge Requests
0
Wiki
Wiki
Snippets
Snippets
Members
Members
Collapse sidebar
Close sidebar
Activity
Graph
Charts
Create a new issue
Commits
Issue Boards
Open sidebar
吕祺
cmscenter
Commits
84f7fea7
Commit
84f7fea7
authored
Aug 25, 2021
by
chloe
Browse files
Options
Browse Files
Download
Email Patches
Plain Diff
Create article “危机下的战略决策”
parent
d149df68
Changes
1
Pipelines
1
Hide whitespace changes
Inline
Side-by-side
Showing
1 changed file
with
154 additions
and
0 deletions
+154
-0
危机下的战略决策.md
content/article/危机下的战略决策.md
+154
-0
No files found.
content/article/危机下的战略决策.md
0 → 100644
View file @
84f7fea7
---
title
:
危机下的战略决策
type
:
榕汇·战略
createDate
:
2021-08-25T08:59:47.795Z
content
:
>-
“创业就是勇者胜,有雄心和行动的人胜出。”对于具有真正差异化价值的企业,危机即战机,要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迎难而上、抓住机遇。
2020年春节后,分众传媒创始人、董事长江南春,通过线上视频会议,与高榕超180位投资企业CEO、高管、合作伙伴,分享了在亲历03年非典、08年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3次危机后的思考,并提炼了3点认知——危机即战机,是非即成败,分化即进化。

**以下为江南春的分享实录(节选):**
我是高榕最早的LP之一,很高兴看到今天高榕投资的企业,代表了中国非常多新兴行业的崛起;分众2003年创业,17年过去了,我们也看到在座各位更加优秀的创业者,正在各行业中开创新的传奇。
面对危机,创业者应该如何思考和行动?我分别从03年非典、08年金融危机和此次新冠疫情危机中,梳理了3点启示。
**一、危机带来的三大启示:危机即战机,是非即成败,分化即进化**
**1、危机即战机**
分众是在非典中诞生的。2003年1月,我投入5000万做分众,到了2、3月份,非典就来了。很多人劝我要收缩、管好现金流,但我还是把钱全打下去了。
因为我看到了一个重大的机会,并坚信它一定会成功。当时中国迎来一个巨大的变化——城市化。城市化的一个重要基础设施是什么?是电梯。我非常激动地发现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我要做一个全世界都没人做过的电梯媒体,一定会成为影响城市主流人群的基础设施。
SARS来了之后,我要停下来吗?我说不停下来,我要把它全铺好。而且在SARS期间,大家都应对无暇,商业楼也很好谈。等到6月份SARS过去的时候,我把楼全铺好了,包括最顶级的商业写字楼。这个时候再有人想跟进,楼已经没了,这是我的**反方向思考**。
我最怕的不是SARS,最怕的是我在铺下这几栋楼的时候,旁边就有人铺另外一些楼。我们这个模式没有什么壁垒,别人能不能干?也能干。唯一的问题是,你抢占了一个时间窗口,把阵地全部拿下,还把阵地签了5年独家,别人就没法玩了。
我觉得所有的创业者要足够乐观,如果这个世界灭了,早死早超生。
实际上创业就是勇者胜,有雄心和行动的人胜出。中国最有趣的朝代是宋朝,当时GDP占全世界的1/3,却被金国这么小的一个国家打得遍体鳞伤。这个世界不断证明勇者胜。
当有足够的雄心,有足够的勇气,会发现机遇无穷。心有多大能量,你就能干多大的事业。
所以非典我最大的总结就是危机即战机,在别人收缩的时候,我们放手去干。**关键是不要有脆弱的心理。**
稻盛和夫先生在《心法》里面讲过一个故事,我觉得很有意思。他说小时候叔父得了肺结核,他每次路过叔父的房间都捏着鼻子走过去,生怕被传染到。而他的父亲守在叔父身边护理,哥哥也认为“哪会那么容易染上”而泰然处之。最后,整个家里被传染到的就是他自己。原因是什么?他在书里读到一句话,“在我们的心中有吸引灾难的磁石,我们生病是因为我们有一颗吸引病菌的脆弱的心。”
很多人越怕什么,越来什么;你越想一定会做成,你就能做成。
最近有同事说疫情之后,广告业会怎么怎么样。我只说了一句话,你有杂念了。你心里觉得会出现什么问题,任务会完不成;一旦有这个杂念,你一定完不成。所以我说你退下去吧,我们不需要有杂念的人,我们需要“我一定会成”的那些人。
**2、是非即成败**
2008年分众也经历了一次大危机,分众的市值从86亿美金一路跌到6亿美金。很多人说“腰斩”,我是被“纵向垂直斩”过的人,8没了,只剩下后面的6亿美金。这个我都经历过,我觉得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分众2005年在纳斯达克已经是一家市值三四十亿美金的公司。有一次,全球最大的基金公司老板来中国访问,他持有很多中概股。我问了他一个问题,为什么百度是100倍的PE,而我们是25倍呢?
他告诉我:你不够sexy,不够性感。分众占了中国很多的楼宇,但物理空间是有限的,未来你怎么发展?而百度是一家互联网企业,有无限想象空间。
我回去之后备受打击,当天晚上怎么也睡不着。我本人是一个广告学专家,我想这说明我们的广告语错了,说自己是“中国最大的生活圈媒体”不对了。当天晚上我写了一个句子,要重新定义分众,叫“中国最大的数字化媒体集团(China largest digital media group)”。写完了我很兴奋,当时的谷歌、微软,也都在买数字化媒体。
而分众就是一家数字化媒体公司,我可以在资本上讲出个新的故事。讲完之后人家觉得你只有数字化户外媒体,所以我就收购了好耶,收购了一堆互联网广告公司和手机广告公司。都买来了之后,我拼了一个故事,有没有效?有效,市值从三四十亿美金一路炒到了07年末的86亿美金。十几年前86亿美金,我占超过10%的股份。当时我想,终于轮到我卖股票了吧,终于要改善生活了吧。2008年我差不多准备去卖股票。
但等你想卖股票的时候,灾难接踵而至。先是央视“3·15”报道了分众旗下公司给用户发垃圾短信广告,只能把它砍掉,市值跌了十几亿美金。
5·12大地震,全国默哀,那时候我们没有远程控制,必须全部关机。业绩跟市场预计差了很大一截,所以我们又跌了十几亿美金。
好不容易到奥运会的时候,股价回来了一点,结果我们出去做了一个路演,告诉人家到年底四季度会有7900万美金净利,股价开始回稳。没想到我们刚从飞机上下来,雷曼兄弟倒闭了,客户纷纷取消订单。那个季度我们只赚了5000万美金,美国人觉得你们太不靠谱了。而且我们很多收购的公司,人都走了,就没有了价值存留,最终股价暴跌到只有6亿美金。
回过头看,我们为了给资本市场讲一个故事,为了把PE炒高,为了自己卖股票,后果是什么股票也没卖出去。为什么?我后来总结,是非即成败。因为我内心错了,心走偏了。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当你心不正的时候,这个世界是不会顺着你的思路走的,最后的结果是你一个人承担的。
**很多时候,人生的痛苦是什么?是短期得失和是非之间的比较。**短期看我炒高股票有错吗,我讲一个资本故事有错吗?都没错,这个叫短期得失。但是从是非角度对不对?不对。
世界的原理就是作用力与反作用,你做什么世界就回给你什么。你做“是”的事情就成,做“非”的事情就败。**建议大家不要从短期角度去思考,要用长期主义看问题。只问是非,不问得失。**
**3、分化即进化**
此次新冠疫情结束之后,企业会两极分化。
首先,各领域头部企业会迎来巨大机会。最近我们和很多头部企业开电话会议,有雄心的企业家都觉得机会来了,他们在用力踩油门,绝对不是踩刹车。第一集团军甩开第二集团军的机会到了。
分众的思路也是一样,不仅不收缩,还多给一些预算,要把原本80%的屏幕数字化率提升到100%,这次疫情让我下定了决心。而且我们还要加大楼宇的扩张,要把市场份额从80%做到90%。我们现金充足,头部企业这时候要做的是清扫战场。
第二,对于二线企业来说,要看你是否有差异化价值,以及疫情之后市场趋势的转变对你的差异化价值是否有利。如果是肯定的,疫情之后也是弯道超车的重大战机。
在本次疫情中有些企业的流量涨了,例如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买菜等,我认为这是品类机会。**要思考如何利用好关注度,把一次品类机会变成一次品牌机会。**因为所有人的机会不是机会,所有人的危机不是危机。你需要通过一次品类机会,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认知,从而变成一个品牌机会。例如,疫情之后,消费者大脑中能想到买菜就找叮咚买菜,就是把品类机会做成品牌机会了。
我还说疫情之后,很多中小企业会死掉,很多中小企业听了心凉凉。但没有差异化价值的小企业,本来就会退出市场,疫情只是加速了优胜劣汰的过程。大家经常说扶植中小企业,但真正能够扶植的必须是有差异化价值的企业。只要你有足够的价值,资本一定会发现你,会支持你们在一个弯道超车的时间点冲上去。
所以我个人不认同要守住现金流,守住现金流也是慢慢死去。**守得住、守不住现金流,取决于有没有真正的价值,有没有给社会解决独特的问题,有没有满足消费者未被满足的需求。如果有,就要有足够的信心去做。**中国市场的规模在,需求在,疫情过后一切恢复正常。
**二、道是人心,人心比流量更重要**
我特别建议大家有时间可以在疫情期间看一本书——《孙子兵法》,2500年前起步即巅峰。我对很多商业的理解都是从这本书上来的。《孙子兵法》讲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开篇就指出,**打仗不是讲计谋,是讲计算。**
诸葛亮打了无数次胜仗,最后兵败五丈原,吐血身亡。为什么?无数次的小胜是不能改变根本结果的,因为你的国力无法与人抗衡。**计算了一定能赢才去打,这是“先求胜而后求战”。**
如何计算?《孙子兵法》开篇讲了5个字——**道,天,地,将,法**。
“天”是天象、天时,创业者要问问做的事和大趋势是否一致,时间窗口对不对;“地”是渠道、布局;“将”是团队;“法”是运营管理的效率和激励机制。天、地、将、法都无比重要,但中国人打仗把什么放在第一位?把道放在第一位。
什么是“道”呢?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人心者得天下。道是人心。
为什么人心那么重要?**大家都在讲流量,其实人心比流量更重要。**毛泽东对蒋介石,2万红军对百万国军,兵力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而毛主席赢,最大的核心是运用了道,掌握了人心,从而改变了兵力原则。他面对中国4亿农民,写下了一句最重要的广告定位语——打土豪,分田地。4亿农民跟着我就可以改变格局,跟着我打土豪,世界都是你的了。这时他的兵力原则已经发生改变,2万红军一定打不过百万国军,但百万国军打不过4亿农民。
这个世界最可怕的力量是消费者心智的力量,当心智力量对你形成认同的时候,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场。互联网公司创业很多人很会搞流量,如果找到了流量洼地,找到了裂变的方式,玩起了私域流量,这都非常对。但这些是一次流量红利的机会,是一个势能起来的很好的契机。
但是靠这些可以永远打天下吗?不能。很多东西开场你掌握、别人不掌握,但最终别人都会掌握,别人也会去学习。而且今天所拥有的红利是会消失的,一定要在第二阶段,把取得的优势固化成为心智优势。
很多人觉得流量很重要,但流量是一切生意的本质吗?不是。**流量是品牌赢得人心的结果。**在今天中国市场当中,一旦可以在消费者心中形成和固化认知优势,你就拥有了持续免费的流量。
最后总结一下,对于危机就是三句话:危机即战机,是非即成败,分化即进化。面对长期的竞争格局,道是人心,要学会抢占用户心智、赢得人心。
-
--
Write
Preview
Markdown
is supported
0%
Try again
or
attach a new file
Attach a file
Cancel
You are about to add
0
people
to the discussion. Proceed with caution.
Finish editing this message first!
Cancel
Please
register
or
sign 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