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it 8352a0f6 authored by 吴桐's avatar 吴桐

Create article “华为blm战略管理方法论”

parent 5b1966d3
---
title: 华为BLM战略管理方法论
type: 战略
createDate: 2022-05-23T09:27:12.517Z
content: >-
<!--StartFragment-->
BLM作为战略管理的第一方法论,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方法和相对专业的训练工具,让组织围绕共同的目标,用同一种语言,自上而下形成执行。我们知道,管理是艺术到科学,科学再到艺术的学科。**方法论的价值是帮助我们将模糊的东西科学化,先学会再自由发挥,才能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BLM有四个基本原则。首先战略是不能被授权的,但是战术、执行是可以授权的。其次,战略是面向竞争的,有竞争才可以看到差距,差距是激发战略的源泉和导向。第三,战略与执行是时刻结合在一起的。第四,应该用动态的管理去看待战略,战略是可以调整的。
 
**1、差距导向**
 
BLM首先是以差距为导向的,差距带来战略意图,换言之战略是由不满意激发的。首先要找出差距,然后对关键差距排序,随后进行关键差距的根因分析,最后对应解决。
 
差距包括业绩差距和机会差距。业绩差距相对好解决,可以设计关键任务来提升;机会差距比较难,需要新的业务设计配合关键任务。
 
**2、战略制定**
 
**1)市场洞察**
 
洞察是战略规划的基本功和起点,要从孤立的数据到市场监测,为企业活动注入新的洞见。所以洞察(Insight)是基于客观数据(Data)的主观判断。即使面对相同的数据,每个人的洞察结论可能会不一样,这时价值观便起到作用。
 
在华为,市场洞察有“五看”:看宏观、看行业、看客户、看别人、看自己。
 
其中**宏观部分**,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方面。需要洞察宏观大环境,企业才不会犯大错误,哪怕企业阶段比较早期,仍需要时刻关注宏观环境。
 
**看行业**,重点看行业价值的变迁。我们必须洞察到市场价值在发生哪些转移,看到哪些以前赚钱的东西慢慢变得不赚钱。以汽车行业为例,我们看到近年来汽车销售、汽车后市场的收入和利润占比在不断下降,而共享出行、数字化服务、新技术/软件供应商的收入和利润攀升,那么数字化服务、出行、新技术、金融科技、新兴电动车公司就会成为新市场竞争者。
 
**看客户**,要看到客户的核心需求。To B和To C是不同的视角。To B市场是有决策流程的,哪怕目前有的To B业务成交流程是线上化的,但真实谈判过程还是在线下的。华为有一个做法是每年组织一次客户战略与痛点分析大会(CSPA),是维护客户关系很好的方式。To C客户洞察,今天需要对用户进行分层,通过精细化标签,面对不同客户,规划相应的产品、服务与解决方案。
 
**看对手**,有直接竞争对手、间接竞争对手,还有颠覆性的竞争对手。其中跨界的“谋杀”最为致命。如果将生意进行层级划分,会包括:卖标准简单产品、卖复杂工业产品、卖解决方案、卖复杂解决方案、做标准等层级,今天为止最高级的现代商业模式是做生态,即千千万万的人跟你一起战斗,所以华为有云的业务、推出应用市场,联合开发者一起构建护城河。我们要不断向更高级的商业模式迈进。
 
如何**看自己**,可以借助商业画布工具,多维度深入洞察自身的短板、优势和能力储备。包括9个维度:客户细分、价值主张、渠道通道、客户关系、收入来源、核心资源、关键活动、重要合作和成本结构。
总结一下,市场洞察有几个关键点:市场洞察需要基于事实和数据;市场洞察要从外向内看;最关键的一点是,对于业务要有足够的理解,形成自己主观的判断。归根结底,人的世界是主观的,要对自己的主观世界负责任。
 
**2)战略意图**
 
管理大师Gary Hemal 和C.K.Prahalad曾说,“过去20年中达到世界顶尖地位的公司,最初都具有与其资源和能力极不相称的雄心壮志。我们将这一令人着迷的事物定义为战略意图。”中国有一句古话叫“谋其上,得其中”,要有所谋,而谋就是战略意图。战略意图包括企业的愿景、战略方向和业务目标。
 
就像华为1994年提出通信三分天下,必有华为一席。今天,华为在通信、数据中心、终端HMS生态等细分市场中都做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
 
**3)业务设计**
 
企业希望有增长,必须进入到新的业务空间里,那么就需要业务设计。业务设计需要以对外做深入理解为基础,利用内部能力进行扩展,有几个关键点。
 
> 业务设计首先要进行客户选择。
>
> 其次,明确价值主张。所谓价值主张,简单说是“你能满足而别人不能满足,或者说你满足得比别人好的地方”,即核心竞争力。
>
> 再次,价值获取,即实现价值主张的手段,换言之是如何实现核心竞争力。
>
> 第四,活动范围,即明确是自己做,还是请合作伙伴、供应商、联盟一起来做。
>
> 第五,战略控制点,即自己掌握的核心能力。战略控制点越多,优势越大。
>
> 最后是业务风险管理,提前明确业务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4)创新焦点**
 
创新焦点需要全盘思考未来业务组合、创新模式,以及如何利用资源,进行一系列审慎的推敲。
 
企业创新要有明确的方向和清晰的边界,沿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去拓展产品或业务线,而不是涉足一个完全不相干的领域。创新业务与系统业务越有一定的底层交集,成功概率越大。华为的创新是有焦点的,无论是叠加做运营商,还是云、车,底座都是通信技术。
 
**3、战略解码与战略执行**
 
《哈佛商业评论》曾经有过一项调研,企业平均实现的财务业绩只有战略预期的60%,甚至更低。很多时候,战略失败的原因在于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
 
华为有一个工具叫战略解码,所有大的组织都要有战略解码的过程,才能“脑中装着战略意图,心中有作战沙盘,执行更有力”。
 
所谓战略解码,就是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将组织的愿景、战略层层分解,转化为全体员工可理解、可执行行为的过程。将愿景变为战略意图,再拆解为战略举措,再分解为重点工作和子项目,关键是把战略转化为看得到、摸得着的具体工作。这和美军的战略管理思路一致,即从国家战略,拆解到战区战略,再分解为战役和战术的过程。
战略执行一共有四个要点,其中关键任务是硬指标,其他三点是偏软性的,包括组织、人才、氛围与文化。
 
**关键任务**即需要做哪些事情来支撑业务设计的实现。其中要全面考虑依赖关系和关键成功要素。
 
关键任务的执行,需要**组织**来支撑。华为设计组织的原则是,流程决定组织,结合新业务设计对应的流程,进行组织结构的设置和授权。
 
华为使用PBC进行绩效管理,即KPI+描述。KPI是关键业务指标数字,例如收入、利润、用户满意度等等,描述通常是关于团队和能力的,因为能力很难用数字来衡量。华为全员都要考核PBC,高管是年度考核,基层员工是半年考核。
 
**人才**维度,首先根据实现关键任务需要的能力,梳理人才需求。再系统规划这些人才如何获得、发展、激励和保留,进行人力资源的全球布局。
 
最后是**氛围与文化**。组织氛围是对工作环境的感知,氛围支撑业务方向。如果一个创新型的业务,需要一个创新型的文化和氛围,最好把它相对独立出去。如果放在原来的文化圈里面,很难培育出新的业务。
 
<!--EndFragment-->
---
Markdown is supported
0% or
You are about to add 0 people to the discussion. Proceed with caution.
Finish editing this message first!
Please register or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