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Projects
Groups
Snippets
Help
Loading...
Help
Submit feedback
Sign in / Register
Toggle navigation
C
cmscenter
Project
Project
Details
Activity
Releases
Cycle Analytics
Repository
Repository
Files
Commits
Branches
Tags
Contributors
Graph
Compare
Charts
Issues
0
Issues
0
List
Board
Labels
Milestones
Merge Requests
0
Merge Requests
0
Wiki
Wiki
Snippets
Snippets
Members
Members
Collapse sidebar
Close sidebar
Activity
Graph
Charts
Create a new issue
Commits
Issue Boards
Open sidebar
吕祺
cmscenter
Commits
c348717e
Commit
c348717e
authored
Nov 08, 2022
by
chloe
Browse files
Options
Browse Files
Download
Email Patches
Plain Diff
Create article “提升抗逆力”
parent
06678495
Changes
1
Pipelines
1
Hide whitespace changes
Inline
Side-by-side
Showing
1 changed file
with
121 additions
and
0 deletions
+121
-0
提升抗逆力.md
content/article/提升抗逆力.md
+121
-0
No files found.
content/article/提升抗逆力.md
0 → 100644
View file @
c348717e
---
title
:
提升抗逆力
type
:
榕汇·组织
createDate
:
2022-11-08T15:05:03.211Z
content
:
>-
## **为什么今天的时代要谈积极?积极心态是理性选择,积极情绪也是再生资源**
**进化心理学:消极心理让我们活下来,但积极心理让我们活得更好**
《圣经》中提到“末日四骑士”,当战争、瘟疫、饥荒、死亡来临时,末日就要降临。但人类历史上面临过无数次所谓的“世界末日”,最终都活下来了。活下来的结果是进化出应激反应的轴心——下丘脑、垂体和肾上腺,它们参与内分泌激素的分泌,当遇到挑战、挫折、打击、失败之后,释放压力激素,让我们进入应激反应状态。
在应激反应状态下,我们的感官更加敏锐,心跳和血液循环加快,肌肉骨骼力量增强,从而做到fight or flight(战或逃)。换言之,人类必须用行动化解压力激素。
但是当大脑进化出新皮质后,人开始有了思考的能力,使得很多人不再通过行动来化解压力激素,而企图用思考化解压力激素。化解不了的时候,就带来各种情绪反应,例如焦虑、抑郁、烦恼、暴躁、压抑、恐惧等等,包括这几年流行的内卷、丧、emo。
心理学19世纪70年代诞生,一直试图用各种方法去化解人类的身心不愉快,包括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等等,但是都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丹尼尔·魏格纳做了一个实验,要求参与者尝试不要想象一只白色的熊,结果人们的思维出现强烈反弹,大家很快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只白熊的形象。魏格纳证明,**逃避、压抑、控制人们的疼痛、创伤和困扰,都导致这些症状以更负面的方式回归;用积极的心理来转移、替代和升华反而更有效,这就是著名的“白熊效应”。**
1999年,“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要用严格的科学研究方法,使心理科学和实践重新关注人类的积极心理力量,以提升人类的普遍幸福感,活出美好的生活。
从人类进化角度讲,人类大脑的本能是负面导向的。这是因为人类大脑能处理的信息有限,在生存环境恶劣的时候,人类忽视坏事比忽视好事的后果更严重、更不可逆,所以我们有“负面偏差”,这是一种保护机制。
思想界一个重要的负面偏差就是“瞧不起讲积极的人”。实际上痛苦、消极、放纵和随波逐流是很容易的,但积极很难。正如莱布尼茨所说:乐观是一种天然的理性范畴的认知方式。**积极心态其实也是一种理性选择,需要刻苦修炼、坚韧不拔。**
所以说,进化心理学发现:消极心理让我们活下来 ,但积极心理让我们活得更好。
**积极的情绪是再生资源**
积极的情绪也是一种特别宝贵的再生资源。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提出积极情绪的拓展与构建理论。**人在拥有积极情绪的时候,生理、社会、智力、心理资源也是在增强的。**
生理资源方面,有积极情绪的人身体健康、喜爱锻炼、充满活力;积极心态也能帮助拓展社会资源,包括人际关系、团队精神、道德意识;心理资源则包括坚韧不拔、乐观主义等;智力资源方面,我们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也与积极心态密切相关。
在商业社会也是一样,商业的秘密不是你争我夺,这是动物世界的本领;真正的本领是活出自己的魅力、成人之美、仁者爱人。不是靠所谓的狼性,而是要回归人性。
## **什么是心理韧性?三层境界:复原力+抗逆力+创伤后成长**
积极心理有很多种,其中“心理韧性”在当下尤为重要。我曾经调研了改革开放40年中伟大的企业家,背后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心理韧性,在苦难、打击、挫折面前永远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在社会竞争的过程中,前期靠体力,中期靠脑力,后期靠韧力。
如何理解心理韧性?有三层境界。第一层是**复原力**,即人从逆境、冲突、痛楚、失败、压力中迅速恢复的心理能力,也被叫做反弹力(Bounce-back-ability)。正如曼德拉的名言,生命最大的荣耀不是从来没有失败,而是每次失败后的不断奋起。
第二层境界是**抗逆力**,指的是面对长远目标时的努力和耐力,哪怕面对接连不断的打击,都能坚韧前行。华裔心理学教授安吉娜·李·达克沃斯在美国西点军校的研究发现,军校培养的优秀企业家按比例多于商学院。背后特别重要的原因就是军校培养了学员的抗逆力、耐磨力、抗压力,中国很多成功的企业家也都当过兵。
心理韧性还有一层更高的境界,叫**创伤后成长**(PTGD,Post-traumat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即由于逆境和其他挑战而经历的积极心理变化和心理功能的提升。不仅包括恢复“正常”,还包括将逆境作为通向成长和获益的途径或者机遇。尼采用一句特别坚强有力的话表达出来:任何不能杀死我的,都会使我更强大。
## **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给创业者建议组织管理与沟通**
**打造高韧性组织**
组织韧性和个体心理韧性的道理一样。组织在面对挫折、压力和打击时,首先要维持凝聚力,不散伙,从挫折和错误中复原;进而有效应对危机;最终走出困境还能不断发展。即**组织韧性的三重含义:复原力、抗压力和发展力。**
影响组织韧性有六大因素,包括组织资产、组织承诺、组织领导、组织学习、组织文化和组织网络。所以创业组织要注重这些维度的积累,从而在面对挑战时有更强的组织韧性。
打造高韧性组织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人,即选拔心理韧性高的人才;体制,创造积极的心理健康环境;技巧,提供压力应对的技巧和资源。
高心理韧性和低心理韧性者都有一些特质。**创始人在进行人才判断或者管理梯队培养的时候,有一些心理学指标能够帮助快速判断。**
高心理韧性者往往:1)有健康的身心状态,身体好挺重要;2)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3)有解决问题的行动精神,压力不是靠自己琢磨就能解决的,一定要靠行动来解决;4)强大的自我效能感,“我行、我有、我能”,相信自己有足够的天赋、智慧,相信自己能做到;5)积极的认知风格,即思考问题的时候有全局思维、变化思维、辩证思维;6)乐观的情绪调节。
低心理韧性者则往往表现为:负面思维、躺平思维、成瘾习惯,乃至对他人和自我的伤害。
**全球化组织的跨文化沟通**
随着越来越多全球化组织的涌现,不少团队的员工来自多个国家乃至种族,这就涉及跨文化沟通,这类沟通存在**三重关系**。第一是工作关系,这时的沟通是有目的和指向性的。中国人说话是比较高语境的,讲究点到为止、心领神会;但有些国家是低语境的,需要把话说得很明白。所以需要区分沟通的对象是哪种语境,再去采取不同的策略。
第二是价值观上的关系,这种理念上的差别很难改变,那么尽量不谈是比较好的策略。
第三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亲情、支持、关怀。这类关系需要用非言语的沟通去维系。
在跨文化沟通中,我一直提倡**3C原则**。首先是Contact(接触),彼此接触的时间长,迟早会产生积极的效应;Communication(沟通),即言语表达,我提倡少谈具体的事,多谈没有定量标准的事,**用有限的时间去谈一些无限的问题**;最后是Culture(文化),就是那些让人之所以成为人的事,包括音乐、艺术、体育、审美等等。
**面临巨大的挫折和变化,如何自处?**
面对外部世界的挑战以及带来的创伤,人类演化出了两种防御机制。近端防御机制只能短暂地解决问题,比如否认、压抑、退行;要彻底解决创伤后的恐惧,培养创伤后的成长,一个重要的方法是**建立远端防御机制,有三个主要路径**。
首先是意义感,人能找到自己活着的意义,就能够更好面对各种挫折。如何找到意义?除了修炼慧眼禅心,也可以接受来自社会的价值观念。不要认为中国人没有信仰,我们信仰高尚的理念、善良的价值、社会的正义,这些都是信仰。
其次是亲情,人要从友情、亲情、爱情中间寻找力量。我们总是贬低爱的作用,其实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我们充满了爱。
最后是找到愉悦幸福的感受,做的事情自己擅长、觉得有意义、能够产生价值,就会很幸福。
也衷心祝福创业者们,能够如苏轼在《定风波》中所言,在生活中保持“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情,活出心花怒放、福流澎湃的感受。
-
--
Write
Preview
Markdown
is supported
0%
Try again
or
attach a new file
Attach a file
Cancel
You are about to add
0
people
to the discussion. Proceed with caution.
Finish editing this message first!
Cancel
Please
register
or
sign 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