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it cc37cd35 authored by chloe's avatar chloe

Create article “凯思凯迪徐华强”

parent a030d5f2
---
title: 凯思凯迪徐华强
type: 榕问CEO
createDate: 2022-03-11T09:15:27.927Z
content: >-
今天,新药研发普遍面临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三个主要挑战,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以上风险和不确定性,这背后是否也存在遵循“第一性原理”的破题之道?
徐华强博士,凯思凯迪创始人、中科院受体结构与功能重点实验室/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药物靶标结构与功能中心主任,长期从事核受体和G蛋白偶联受体(GPCR)的结构研究与药物开发。
作为知名的结构生物学家,徐华强博士带领团队解析了人体近1/3核受体和一系列重要GPCR的三维结构,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260余篇,其中Cell、Nature、Science共30余篇;获得专利10余项,荣获第十三届“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等多个奖项;此外,徐华强博士还参与和领导过Advair(舒利迭)、AVANDIA(罗格列酮)等重磅药物的研发。
基于近三十年的积累,徐华强博士致力于在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将更多的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到实际应用,针对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展开药物研发。面对变革中的医药产业,他认为,“新药研发需要遵循生物学第一性原理,即遵循人体的内在生理规律。正所谓‘道法自然’,之所以有‘是药三分毒’的说法,往往是由于在药物研发过程中违背了这一原理”;与此同时,原创新药研发还是要回归药物原始创新的源泉——药物靶标的发现和确证。
核受体和GPCR两大激素受体家族,是人体两类最重要的药物靶标,也是国内外药企争相研发的热点。凯思凯迪作为一家新锐生物医药公司,即专注于靶向核受体和GPCR的创新药物研发,聚焦代谢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等未被满足的重大临床需求。
<video src="https://gaorongfile.blob.core.chinacloudapi.cn/ronghui/%E5%87%AF%E6%96%AF%E5%87%AF%E8%BF%AA%E5%BE%90%E5%8D%8E%E5%BC%BA2-10%E5%AE%9A%E7%A8%BF_batch.mp4" poster="/static/img/xuhuaqiangposter.png" controls="controls">
</video>
---
Markdown is supported
0% or
You are about to add 0 people to the discussion. Proceed with caution.
Finish editing this message first!
Please register or to comment